在乐平市,谈论孩子的教育就像谈论天气一样平常,但又远比天气复杂。每当招生季来临,家长们的焦虑便像梅雨季节的潮气,无声无息地渗入每一个家庭。十大重点学校的名单与其说是一份荣耀榜,不如说是一张错 …
清晨五点半,乐平市镇桥镇的菜农老徐蹬着三轮车穿过薄雾,车斗里堆满皮色深紫、个头饱满的茄子。这是他今天要赶早市出手的第三批货,前两批已被超市采购商包圆。这种茄子品种叫“乐平紫宝”,表皮油亮得能照 …
清晨六点半的洪岩洞洞口,卖油条的老李推着三轮车轧过青石板路,车轱辘与石板缝隙碰撞发出规律的咔哒声。他身后是尚未苏醒的旅游景区,而洞内地下河的流水声已经持续轰鸣了上亿年。这种古老与现代的交织, …
乐平的老街上,清晨的阳光斜照在青石板路上,一位老人坐在斑驳的木门前,手里摩挲着一块残破的瓷片。他告诉我,这是宋代湖田窑的遗存,随手一捡就是千年。但当我问起乐平十大历史文化景点时,他却苦笑摇头 …
清晨六点半,丰城老城区的豆浆铺刚冒出热气,隔壁小区的李阿姨已经送孙女到了校门口。她望着江西省丰城中学那扇厚重的铁门,眼神里混杂着期待与疲惫。这不是她一个人的战争。在丰城,十大重点学校的名单像 …
清晨五点半,丰城市石江乡的辣椒集散地已经挤满了三轮车。农人们把一筐筐尖头皱皮椒垒得比人还高,椒农老陈蹲在车斗上抽烟,火星忽明忽暗映着脸上的深纹。他脚边的辣椒在晨曦中泛着暗红色的油光,这是丰城 …
清晨六点半,卡车轰鸣声已经穿透薄雾,在尚庄街道的水泥路上拉出长长的尾迹。老张握着他那辆柴油货车的方向盘,排队等着进入丰城循环经济园区的煤场。这是他今天的第一趟活,从三十公里外的石上矿点拉来一 …
清晨六点半,玉龙河畔的薄雾还没散尽,我跟着穿太极服的老李踏进湿地公园的碎石步道。他忽然停住,指着岸边新砌的水泥护坡摇头:去年还能看到水獭叼鱼上岸的土坡,现在光溜溜连棵芦苇都插不进。这份突兀感 …
丰城人提起剑邑广场下的那把巨剑,总带着复杂神情。它斜插入地的姿态确实震撼,但真正让我驻足的,是剑身侧面若隐若现的铭文——那些被风雨磨去棱角的刻痕,像极了这座城市对待自身历史的方式:既骄傲地高擎 …
清晨六点半,东湖区苏圃路上自行车铃声响成一片。穿着不同校服的中学生们裹着晨雾,像潮水般涌向几个固定的路口。穿蓝白校服的女生在红绿灯间隙掏出单词本,嘴唇快速翕动;旁边几个藏青色校服的男生讨论着 …
清晨六点半,苏圃路的茶摊主老陈刚支起招牌,眼角就瞥见一队穿着太极服的人影沿着林荫道往人民公园走去。他不用看表就知道,这是李老师带的队,雷打不动。与此同时,三公里外的环湖路上,穿着紧身衣的跑步 …
站在南昌市东湖区的八一广场,我盯着起义纪念碑的浮雕出神。那些持枪冲锋的战士雕塑,表面被雨水冲刷出深浅不一的痕迹,而广场另一侧,年轻人正举着手机拍摄网红奶茶店。这种割裂感突然让我好奇:当红色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