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路过南康区文化广场,碰见邻居老陈正和几个家长围在一起,手里攥着一沓材料,眉头紧锁讨论着什么。凑近一听,他们嘴里反复蹦出“教师流动率”“骨干教师占比”“课题获奖次数”这些词,手里拿的竟是几所 …
那个下午,我站在于都县一所小学的走廊上,正赶上放学铃响。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从教室里涌出来,一位年纪稍长的女教师站在门口,挨个摸摸孩子的头,轻声叮嘱着什么。她眼角有细密的皱纹,但眼神清亮。我忽 …
清晨六点半,莲花县老城区的巷子里飘着油炸糕点的香气,几个穿校服的身影匆匆掠过青苔斑驳的墙根。他们背上的书包印着不同的校徽——有的是一只展翅的鹤,有的是一本翻开的书,还有的是一朵半开的莲花。这些 …
清晨六点半的莲花县还笼罩在薄雾里,城南实验中学教师宿舍的灯已经亮了三盏。数学教师老李习惯性地推开窗,远处农贸市场最早一批三轮车的颠簸声和早点铺蒸笼的嘶鸣混在一起,这是他备课的背景音。教龄二十 …
清晨六点半的芦溪县城还带着未散尽的雾气,老街早点铺的蒸笼热气后,几个穿校服的教师边等包子边聊着昨天课堂上的趣事。他们胸牌上的校徽各不相同,却都属于本地人口中“那几个好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从 …
那天路过芦溪中学老校区,围墙上的藤蔓已经爬过半个校名,操场边几个老师正带着学生测量日照角度,说是地理课实践项目。我突然好奇,在这座小城里,到底哪些初中真正拥有顶尖的师资力量?这份TOP10统计不是 …
清晨六点半,湘东中学的走廊已经亮起灯。几个穿着校服的身影靠在栏杆上背诵古文,远处操场的跑道被晨雾笼罩,空气里能听见隔壁班级英语听力的回音。这不是什么教育宣传片里的镜头,而是湘东区排名前列的初 …
那是个周二清晨,我站在安源区跃进北路的梧桐树下,看着穿各式校服的孩子匆匆走过。红色校服的往东拐,那是去安源学校的方向;蓝色校服的上了天桥,应该是城北小学的;还有几个佩戴着独特徽章的孩子,家长 …
清晨六点半,安源区建设西路的早点铺刚冒出第一缕蒸汽,几个穿校服的身影已经咬着包子匆匆走过。他们书包里装着昨晚写完的试卷,目的地是城南那所升学率常年稳居前三的初中。校门口电子屏滚动着去年的喜报 …
清晨七点半,珠山中路被梧桐树影切成碎片。穿校服的孩子蹦跳着绕过陶瓷厂旧址的青砖墙,书包侧袋水壶晃荡的声音和电动车喇叭声混在一起。这不是教育报告里的宏观数据,而是景德镇珠山区小学日常的底色。在 …
景德镇的天光总是带着瓷土的细腻,尤其在珠山区,当你穿过第七小学外墙旁那条挤满陶瓷作坊的老巷,空气中飘荡的不仅是千年窑火的气息,还有隐约传来的上课铃声。这里不缺手艺的传承人,但可能很少有人真正 …
景德镇的天光总是带着一层薄薄的瓷白,清晨六点半,珠山区新厂东路的路口早已热闹起来。穿着各色校服的初中生们从老式居民楼里钻出来,涌向几个固定的方向。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每天擦肩而过的老师,正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