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灰汁果

婺源灰汁果的基本介绍
婺源农村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或是在过中秋节时,还另有一翻风味,那就是家家户户都根吃灰汁果。所谓“灰汁果”,并不是一种从果树上摘下来的水果,而是一种用大米粉做成果子糕点。这种果子由于是用稻草灰的汁水做成的,故当地人取名为“灰汁果”。
产品特点
灰汁果因为是用粳米做成的,因此不会有粘性,吃起来也很爽口,还有一种草木的青香。
制作方法
它的做法是在中秋节的头两三天,将当年收割的,已晒干的稻草或麦杆(而且是未被雨水淋过的)放在干净的地方燃烧,待稻草快烧尽,将变成灰而未变成灰时,迅速用冷水淋湿,洒灭,但水不能洒得太多,能浇灭就行,再将亮些稻草灰放进竹制的饭篓里,用开水反复浇洗,过滤,到第二天就将这些过滤水烧开,用来泡和准备好的大米粉,进行反复搓揉,揉到一定程度,再制成圆柱形后,切成一个一个的小圆片一厘米厚的,金黄色的,看起来形似月饼,但吃起来,味道很鲜美,润滑,爽口。
品尝吃法
吃的时候再切成条状,加入辣椒、酸菜、豆芽、也可以用丝瓜等配料炒。也有将米浆做成饼状放在蒸笼里一层一层蒸熟的,俗称“千层馃”,吃时用菜刀拉成小块,成片状炒起来吃。
常见问答
婺源灰汁果是什么?
婺源灰汁果是一种用大米粉做成的糕点,其制作原料是粳米和稻草或麦杆。
灰汁果有什么特点?
灰汁果的特点是吃起来爽口且有草木的青香,不会粘牙。
灰汁果是如何制作的?
制作灰汁果的过程包括将稻草或麦杆燃烧后过滤成灰水,再与大米粉混合搓揉,制成圆柱形后切成小圆片,最后通过不同的烹饪方式进行食用。
品尝灰汁果时可以添加哪些配料?
品尝灰汁果时可以加入辣椒、酸菜、豆芽等配料炒食,或者使用米浆做成饼状蒸熟后切片炒食。
灰汁果的外观如何?
灰汁果的外观类似于月饼,但比月饼薄且呈金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