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谱区的清晨总带着一种割裂感。老厂房的红砖墙还挂着露水,隔壁咖啡机的蒸汽声已经嗡嗡作响。穿着工装裤的艺术家踩着共享单车,与拎着菜篮子的老居民擦肩而过。这里曾是南昌的工业脊梁,如今却挂着十大 …
南昌的夏天总是湿漉漉的,我站在青云谱区一片废弃的厂房前,铁锈味混着樟树香气钻进鼻腔。这座曾经轰鸣的纺织机械厂,如今被列入“十大工业遗产”名单,墙头却挂上了网红咖啡店的招牌。穿着时髦的年轻人举着 …
清晨六点半,岱山街道旁的溪桥园林里,六十岁的陈师傅正提着红色水桶给自种的杜鹃浇水。他的左手边是修剪整齐的市政绿化带,右手边是野蛮生长的私人菜畦。两种绿色在薄雾中泾渭分明,又暗自较劲。 这座占地 …
南昌青云谱区的十字路口,下午五点半。穿着工装的女人从洪都机械厂旧厂房改造的艺术区走出来,左转拐进王府井购物中心负一层的超市,冷藏柜的玻璃映出她匆忙的侧影。而在三公里外的万象汇,一群年轻人正举 …
清晨五点,吴城保护站的巡护员老陈打着手电筒走在湖滩上。脚下是半冻的泥泞,远处传来白鹤的鸣叫,像断续的哨音刺破冷雾。他不需要看表,凭声音就知道东方即将发白——那是夜栖鹤群苏醒的信号。但在2022年冬 …
清晨五点,吴城镇的渔民老陈摇着小船钻进了鄱阳湖的晨雾里。他要去收昨晚布下的虾笼,但路线和二十年前完全不同了。他说现在得绕开一片叫“水下森林”的地方——那儿是游客坐玻璃船看苦草摇曳的热门景点,却曾 …
清晨六点,鄱阳湖银鱼捕捞人老陈的船舱里堆着细碎如雪的渔获。他捏起一撮,对着微光眯眼打量,嘴里嘟囔着今年个头比去年又小了半毫米。这份焦虑与不远处景区广告牌上“十大特色水产,自然馈赠珍馐”的鲜红标 …
清晨六点,鄱阳湖的水汽还未散去,我站在吴城镇的青石路上,看着三五成群的观鸟爱好者扛着长焦镜头匆匆走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选择七点前退房,赶在晨光最好的时候抵达湖区,而傍晚时分又带着满身的泥点 …
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尽,吴城古镇的渔民老陈已经扛着渔网走向湖边。他的胶鞋踩在松软的泥土上,身后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蜿蜒通向那条新修的木质栈道。这条被称为“候鸟观测径”的步道,如今成了游客追捧的 …
西湖区的教育地图上,十大重点学校像一串珍珠散落在街巷之间。家长们的焦虑从幼儿园就开始发酵,茶余饭后的话题总绕不开哪个学区房更值得押注。我曾在文二路一家房产中介的玻璃门前,听到一位母亲指着墙上 …
站在黄龙体育场的空旷平台上向西望,你会看见一片奇异的景象。古荡老居民楼的褪色外墙与欧美金融城的钛金玻璃幕墙之间,那些商业综合体的轮廓像地质断层般突兀隆起。西湖区的商业版图从来不是均匀涂抹的油 …
清晨六点半,苏堤上已零星散布着晨跑的人,而三百米外的湖畔银泰商场大门紧锁。两种截然不同的休闲方式在同一片水汽中隔空对峙——这是西湖区休闲图景的微型隐喻。 本地人老周习惯带着紫砂壶到郭庄喝茶,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