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杨岐山普通寺是唐代禅宗杨岐派祖庭,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据《太平御览》等文献记载,该地建于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有“千年古刹”的美誉。

该寺始建于南朝齐武帝时期,历经隋、唐、五代及北宋多个朝代的重建和扩建,最终在北宋太宗年间才得以正式修复。它以独特的布局和精湛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其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殿、观音殿等,是唐代禅宗杨岐派祖庭的代表。

此外,该寺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如唐代画像砖、唐三彩等,充分展现了当地的文化和历史风貌。在唐代,该寺是杨岐派的发源地,为杨岐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时,方会禅师驻锡于此,成为了“二宋”时期的重要佛学人物之一。他以精湛的佛经解读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在当时的文学和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被许多文人称道。

该寺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其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文化丰富等特点使其成为研究唐代禅宗杨岐派的重要遗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