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德兴市,这座因矿而兴的城市,石灰石资源犹如地下沉睡的宝藏,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力。然而,在其资源分布与开发的过程中,却交织着一系列独特而复杂的矛盾点。
走进德兴市的某些山区,你能看到石灰石矿脉清晰地裸露在外,那坚硬的质地仿佛在诉说着它的不凡。据当地一些长期从事矿山工作的老师傅回忆,早些年,这里的石灰石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开采起来似乎也没那么多麻烦事儿。但随着时间推移,新的资源勘探发现,石灰石的分布范围更广了,这原本看似是好事,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从开采企业的角度来看,分布范围的扩大意味着开采成本的增加。原本在一个区域集中开采,设备可以高效运转,人员调配也相对容易。现在,要在更广泛的区域作业,运输成本大幅上升,设备的损耗也加剧了。例如,某家小型开采企业,因为资源分布分散,运输路线拉长,导致每月的运输费用比原来多了好几万元,这对企业的利润空间造成了不小的挤压。
再从环境保护的维度剖析,石灰石开采范围的扩大,使得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延伸。原本相对稳定的山体结构变得更加脆弱,水土流失的风险增大。当地的一些河流,过去清澈见底,现在却因为矿山开采带来的泥沙增多,水质变得浑浊不堪。一些依赖这些河流生存的鱼类和水生植物,数量明显减少。这与当地政府一直强调的生态保护理念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而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虽然石灰石资源丰富,但深加工能力却相对滞后。大量的石灰石被开采出来后,大多以初级产品的形式出售,附加值极低。比如,一些企业只是简单地将石灰石破碎后卖给水泥厂,利润微薄。这与德兴市想要通过资源开发带动产业升级的目标背道而驰。
面对这些矛盾,德兴市该何去何从?是继续扩大开采规模,冒着生态破坏和产业低端化的风险?还是放慢脚步,加强生态修复和深加工能力建设?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开放性疑问。未来,德兴市能否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石灰石资源的价值,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