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全南县,这座藏在深山里的宝藏之地,钨矿资源丰富得令人咋舌。走进全南县,你仿佛能听到大地深处传来钨矿的召唤。然而,在这看似富矿满仓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矛盾与问题。
先说说资源分布。全南县的钨矿分布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格局。有些区域,钨矿露头明显,看似唾手可得。比如在某些山谷中,地表就能看到钨矿的踪迹,亮晶晶的,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的价值。但这些容易发现的区域,往往面临过度开采的压力。而另一些区域,钨矿深埋地下,开采难度极大。据当地一位资深矿工回忆,曾经有一处深埋的钨矿脉,为了开采它,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光是前期的勘探就花费了数年时间。这就导致了资源分布与开采难度之间的矛盾,一些易采的资源被迅速消耗,而难采的资源却只能望而兴叹。
再看利用现状。全南县在钨矿利用方面,有一些传统的加工方式。像简单的选矿、初级冶炼等,能产出一些基础的钨制品。但在市场竞争中,这些初级产品利润微薄。有一家本地的小型钨矿加工厂老板无奈地说,他们生产的钨精矿,价格总是被市场牵着走,很难有自己的定价权。这反映出在资源利用上,全南县虽然有资源优势,却在产业链延伸和附加值提升方面面临困境。一方面是大量的钨矿资源,另一方面却是低附加值的产品输出,这一矛盾亟待解决。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钨矿开采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如果处理不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记得有一次去一个矿区采访,看到周边的河流因为矿渣的排放变得浑浊不堪,河中的鱼虾几乎绝迹。这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带来了隐患。如何在开发钨矿资源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成为了全南县必须面对的又一矛盾。
那么,全南县该如何突破这些矛盾呢?是加大对难采资源的技术研发投入,提高开采效率?还是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钨制品深加工产业,提升产业链层次?亦或是在环境保护上寻求更有效的治理方法?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全南县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