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省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诗歌不属于杜甫的是______

A.《羌村三首》B.《秋兴八首》

C.《登高》D.《将进酒》

2、《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人物是______

A.刘备B.周瑜C.诸葛亮D.孙权

3、干宝的《搜神记》是一部______小说。

A.章回体B.日记体C.自传体D.志怪

4、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与茅盾、巴金齐名的另外一位长篇小说家是______

A.沈从文B.丁玲C.鲁迅D.老舍

5、下列属于语录体的是______

A.《老子》B.《孟子》C.《左传》D.《论语》

6、以下与“孝”有关的言论中,非孔子所说的是______

A.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B.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C.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D.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7、成语“踌躇满志”的出处是______。

A.《始得西山宴游记》B.《庄子·养生主》C.《徐文长传》D.《陋室铭》

8、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人是______

A.孟子B.孔子C.老子D.庄子

9、“新月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再别康桥》的作者是______。

A.戴望舒B.郭沫若C.闻一多D.徐志摩

10、“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

A.《春望》B.《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C.《逢入京使》D.《江南行》

11、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由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的______

A.《金楼子》B.《玉台新咏》

C.《乐府诗集》D.《文选》

12、《桥的运动》中“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这句话采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

A.引用说明B.比喻说明C.数据说明D.定义说明

13、“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运用了______的典故。

A.苏小小B.西施C.南子D.关盼盼

14、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被后人誉为“诗史”的是______。

A.李商隐B.李白C.白居易D.杜甫

15、“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妃子”是指______

A.杨玉环B.貂蝉C.梅妃D.王昭君

16、下列诗歌不属于边塞诗的是______

A.《燕歌行》B.《从军行》

C.《出塞》D.《归园田居》

17、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______。

A.王安石B.岑参C.韩愈D.柳宗元

18、“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______诗歌中的名句。

A.北岛B.艾青C.舒婷D.冰心

19、《泊秦淮》中起承上启下、网络全篇的一句是______。

A.烟笼寒水月笼沙B.夜泊秦淮近酒家C.商女不知亡国恨D.隔江犹唱《后庭花》

20、“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一句中的“李将军”指的是______

A.李广B.李飞

C.李广利D.李陵

21、下列人物形象不属于鲁迅小说中的是______

A.孔乙己B.祥林嫂

C.祥子D.华老栓

22、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是______

A.晏殊B.文天祥C.范仲淹D.李白

23、以“诗中有画”著称的是______

A.李白B.苏轼C.李商隐D.王维

24、关于莫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

B.莫言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灭亡》《蛙》

C.莫言小说大多取材于他的故乡高密东北乡的民间传奇故事,营造了高密东北乡这一神奇的“文学王国”

D.莫言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浑身漆黑,具有超强的触觉、听觉等奇异功能的孩子

25、提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的人是______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周作人

26、杜甫“三吏”“三别”以史为诗,描写了安史之乱中社会的离乱景象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和痛苦,这类作品充分体现了杜甫______的诗歌风格。

A.清新俊逸B.沉郁顿挫C.豪放超迈D.委婉含蓄

27、余光中先生在散文《听听那冷雨》中所表达的情感是______

A.胸怀天下B.故园情深C.礼赞爱情D.关爱生命

28、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______的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叶》。

A.杰克·伦敦B.莫泊桑

C.契诃夫D.欧·亨利

29、祖籍福建永春,代表作为《乡愁》的作者是______。

A.顾城B.海子C.食指D.余光中

30、《泊秦淮》的作者杜牧,在创作上成就最高的诗歌体裁是______。

A.七绝B.五律C.七律D.五绝

二、多选题

31、下列诗句中,属于陆游所作的有______

A.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2、下列篇目中,属于朱自清先生散文的有______

A.《背影》B.《荷塘月色》C.《春》D.《我的祖国》

3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体现了作者的______

A.历史观B.艺术观C.民生观D.价值观

34、“初唐四杰”包括______

A.王勃B.杨炯C.陈子昂D.骆宾王

35、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______

A.李清照B.苏轼

C.辛弃疾D.晏殊

36、下列作品属于苏轼的有______

A.《前赤壁赋》B.《念奴娇·过洞庭》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D.《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7、下列作品中,属于莫泊桑的有______

A.《茶花女》B.《项链》

C.《我的叔叔于勒》D.《羊脂球》

38、下列属于婉约派词人的有______

A.李清照B.秦观C.苏轼D.晏殊

39、下列属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有______

A.《聊斋志异》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C.《孽海花》D.《官场现形记》

40、有人说:“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下列对孟浩然的诗歌风格和特点表述恰当的有______

A.清新B.清淡C.豪壮D.淡雅

三、判断题

4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从诗歌背景来看,这是一首拒绝李司空(师道)求爱的诗歌。

42、沈佺期、宋之问对律诗的定型作出了伟大贡献。

43、朱熹的学说集北宋文学理论之大成,在文学上主张文道统一,注重道德修养,以致用为主,反对浮华。

44、《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A.正确

B.错误

45、戴望舒诗歌受法国象征派诗风的影响,他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其诗追求朦胧的审美情趣,以哀愁感伤的格调见长,《雨巷》是他的成名作。

46、《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并由此生发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关系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在明月今宵里天各一方的惋惜。尽管不无青春苦短的伤感,但叹息轻微,其中仍交织着对生命的留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欣慰。

47、阿赫玛托娃的十四行诗《祖国土》,抒发了主人公对俄罗斯土地永久的挚爱之情。

48、《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幽明录》。

49、《长恨歌》叙写了一出美化了的爱情悲剧,诗中的李隆基、杨玉环是爱情悲剧的制造者,又是承受者。

50、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被称为“六艺”,即《诗》《书》《礼》《易》《乐》《射》。

51、《氓》选自《诗经·秦风》。

A.正确

B.错误

5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中,“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喻指乌鹊难以找到归宿。

53、“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此话是汉代名将卫青抗击匈奴时的誓言。

5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岑参。

55、“鸿雁长飞光不度”中的“鸿雁”指信使。

四、解释加点词

56、因为虎而骇之。

为:

57、将以遗兮远者。

遗:

58、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乡:

59、弃甲曳兵而走。

走:

五、阅读分析题

60、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的部分文字,回答问题。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1.选段中作者运用了哪种论证方式?

2.选段中君实(司马光)指责作者的四个方面是什么?

3.选段中盘庚迁都的典故是何种论据?它有什么作用?

61、阅读巴金《废园外》的部分文字,回答问题。

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

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习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1.这篇文章是关于什么题材的作品?

2.选段透过“我”的视角让读者看到怎样的花园?

3.选段中画线部分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4.选段中摇曳的花朵和被窒息的少女的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文题

62、阅读下面这首童谣,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春节童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炖猪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童谣所表现的春节传统风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美好的春节记忆。

要求:请以“家乡过大年”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解析]《将进酒》的作者是李白,这是他沿用乐府古体创作的古体诗。其他三项皆为杜甫的诗作。

2、C

[解析]“舌战群儒”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讲述了诸葛亮在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众谋士的责难,最终将他们一一反驳过去的故事。

3、D

[解析]《搜神记》是干宝的一部志怪小说,内容十分丰富,有神仙术士的变幻,有精灵物怪的神异,有妖祥卜梦的感应,有佛道信仰的因果报应,还有人神、人鬼的恋爱等等。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西汉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

4、D

[解析]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与茅盾、巴金齐名。

5、D

[解析]《论语》为儒家学说经典,属于语录体,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6、A

[解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出自《孟子·万章上》,意思是:“孝子做到了极致,莫过于使父母处于尊贵的地位;使父母尊贵的极致,莫过于用天下来奉养父母。”B项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C项出自《论语·里仁》,原文为: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D项出自《论语·里仁》,原文为: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可见,B、C、D三项均为孔子所说。

7、B

8、B

[解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为政》,是孔子提出的。这句话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9、D

10、C

[解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逢人京使》。

11、D

[解析]《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组织文人编选而成。

12、D

13、B

[解析]题干中的诗句出自清代吴伟业的长诗《圆圆曲》,“夫差苑”指春秋时吴王夫差为西施所构筑的宫苑,即馆娃宫;“采莲人”则指西施。诗人运用西施的典故,以西施喻陈圆圆,明喻圆圆之美,暗讥吴三桂如夫差那样好色荒政。

14、D

15、A

[解析]“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杜牧的《过华清官》(其一),诗中的“妃子”指的是杨玉环。这首诗选取唐玄宗(李隆基)为讨杨贵妃(杨玉环)欢心,命人飞骑送荔枝的典型事件,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16、D

[解析]《归园田居》是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不属于边塞诗。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脱离仕途的轻松之感,感受自然的欣悦之情,以及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17、C

18、A

[解析]题干中的句子出自我国当代诗人北岛的诗歌《回答》。

19、B

20、A

[解析]“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出自高适的《燕歌行》,意为: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李将军”指汉朝李广.他能捍御强敌,爱抚士卒,匈奴称他为“飞将军”。

21、C

[解析]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孔乙己是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的人物;祥林嫂是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中的人物;华老栓是鲁迅的短篇小说《药》中的人物。

22、C

[解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两句体现出作者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表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情操。

23、D

[解析]王维受佛学禅宗影响颇深,得任性自然之诗境,有“诗佛”之称。又精通多种艺术,如音乐、绘画等,诗中因多有音乐、绘画之美感,被苏轼赞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4、B

[解析]B项,《灭亡》的作者是巴金。其余选项中关于莫言的说法均正确。

25、B

[解析]“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文章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极力歌颂了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中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

26、B

[解析]杜甫的众多诗篇都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时代风貌和社会动荡,被后人誉为“诗史”。他的“三吏”“三别”更是以史为诗,描写了安史之乱中社会的离乱景象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和痛苦,这类作品充分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27、B

[解析]余光中先生的散文作品《听听那冷雨》的主旨,其实就是一缕剪不断的乡愁,是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和思念。作者通过巷里听雨,抚今追昔,思绪万端,叙写了自己在台北春雨中凄凉、凄清、凄楚、凄迷的复杂感受,抒发了一个远离大陆多年的游子对久别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切眷恋之情。

28、D

[解析]欧·亨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他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叶》等。

29、D

30、A

二、多选题

31、ABC

[解析]A、B、C三项皆出自陆游的诗作,“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出自陆游的《书愤》(其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D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杜牧的《泊秦淮》。

32、ABC

[解析]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他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背影》《荷塘月色》《春》均为朱自清的散文。

33、ACD

[解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出自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子是他担任陕西行台中丞时,赴关中赈灾,路经形势险要的潼关,瞻望历史古都长安,触景生情所作。本曲中,作者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把百姓命运作为观察历代兴亡的着眼点,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把丰富的历史内涵与作者关注现实、同情人民的伟大情怀浓缩在既高度概括又警策动人的重复咏叹之中,体现了作者的历史观、民生观、价值观。

34、ABD

[解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为“四杰”之冠,被称为“诗杰”。陈子昂为“仙宗十友”之一。

35、BC

[解析]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苏轼和辛弃疾,因而豪放派也被称作“苏辛词派”。李清照和晏殊则是婉约派词人。

36、ACD

[解析]《念奴娇·过洞庭》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这首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作者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被贬谪的悲凉。其余三项均为苏轼的作品。

37、BCD

[解析]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归来》《羊脂球》等;《茶花女》是法国小说家小仲马的代表作品。

38、ABD

[解析]“婉约词派”是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内容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思、春愁秋恨。代表人物是李清照和柳永,另外还有晏殊、秦观、周邦彦等。苏轼是豪放派词人。

39、BCD

[解析]谴责小说是中国旧小说的一种,指清末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大量出现的以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为主要内容的小说。这类小说大都反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要求。“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包括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40、ABD

[解析]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其诗清新淡雅,自然浑成。孟浩然擅长朴素清淡的白描手法,他的诗往往在平白如话的描写中见出清空之境和传神之韵。孟浩然以情景交融的境界和清旷冲淡的风格,将山水田园诗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沈德潜评价其诗歌:“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集》)

三、判断题

41、B

[解析]“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出自张籍的《节妇吟》。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李师道是当时的藩镇之一,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张籍是韩愈的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这首诗便是当时张籍为拒绝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名作。诗歌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42、A

43、A

44、A

45、A

46、A

47、A

48、B

[解析]《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世说新语》,写石崇与王恺。斗富,揭露豪门贵族的奢侈、骄纵。《世说新语》记载东汉末年到东晋年间土族阶层人物的逸闻和言谈,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时期士族的放诞生活和清谈风气,集中表现了他们个性自由、适意而行的文化特征,是“魏晋风度”的主要载体。

49、A

50、B

[解析]“六艺”指中国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诗》《书》《礼》《易》《乐》《春秋》合称“六经”,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晚年整理并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51、B

52、B

[解析]《短歌行》(其一)多处运用了比兴手法,“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喻指黑暗的战乱时代贤者奔走四方;“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以乌鹊在月夜寻不到归宿来喻指贤者择木而栖却难得知遇。

53、B

[解析]“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是汉代名将霍去病的豪言壮语。

54、A

55、A

四、解释加点词

56、为:模仿。

57、遗:赠送。

58、乡:通“向”,先前。

59、走:跑,这里指逃跑。

五、阅读分析题

60、1.驳论。2.侵官、生事、征利、拒谏。3.事实论据。以盘庚迁都的历史事实为论据,表明变革的正确和坚定不移执行变法的决心。

61、1.战争题材。2.战火中变成废墟的花园(或绿叶红花依旧,楼房屋瓦震毁,栏杆摇摇晃晃的残败景象)。3.拟人。4.表达了作者对于少女惨死的惋惜之情,以及对于侵略者战争罪行的强烈控诉和对于和平家园的强烈渴望。

六、作文题

62、略

声明:本站信息资讯和部分资源源于用户上传或是收集于网络,如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